“八成网民记不准域名,致使网民上网被骗居高不小”,日前,记者从中网(knet.cn)“可信网站”验证服务中心北京招募会上了解到,为了提高网民防范意识,帮助网站树立可信形象,“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正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区域验证服务中心,以期壮大验证服务力量,提升正规网站“可信网站”验证申请与审核支持力度。 在招募会现场,来自北京地区的数十家互联网公司围绕“实施可信网站验证,构建网络诚信体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单位一致认为,加快推动正规网站实施中网“可信网站”验证,不仅有助于帮助网民甄别网站真伪,也有助于帮助网站树立可信品牌,更有助于我国网络诚信体系建设。 八成网民记不住域名验证真伪刻不容缓 《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访问网站方式中,直接输入域名使用率最高的群体(大学生和少年用户)仅为25%。这意味着全国将近8成网民因为记不住、记不准网站域名而选择其他方式上网。 北京息壤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八成网民上网不是直接输入域名,意味着当网民收到不法分子发送过来的各种钓鱼网址,是不具备甄别能力的,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底,联盟累计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77726个,其中,1月联盟认定并处理钓鱼网站1859个。钓鱼网站仿冒对象遍布门户、购物、银行、旅游等诸多行业。之前,居住在鞍山的徐先生因登录到手机短信所提示的域名为“www.bocvk.com”的仿冒“中国银行”网站而造成其账户内的巨额存款在两分钟内被转走。 事实上,中国银行官方网址是“www.boc.cn”,仿冒钓鱼网站www.bocvk.com与之仅有2个字母的差别,但由于超八成网民根本记不住或记不准网站域名,致使不法分子实施的此类钓鱼网站骗术屡试不爽。 北京光速连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湘浦表示,超八成网民上网记不住或记不准域名的原因是,每天要上的网站很多,要记的域名太多了,很难记住。所以,推动并建立以中网“可信网站”验证为网站真伪统一验证标识的可信机制,对于提升网民甄别网站真伪的能力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200万网站亟待验证验证力量急需壮大 当前,网络欺诈已经成为制约网站健康运营的最大阻力。网民层面,数据显示,仅2011年上半年,就有3880万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相当于每5个网上购物网民中就有1个曾遭遇过网络消费欺诈。网站层面,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约180万)网站因“没人信”陷入闲置或半抛荒状态。可以说,网民对网站诚信或真实身份验证的需求以及网站自身信任问题的解决,给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建设“可信型”的网站或实现网站“可信”升级已经成为国内200万网站共同面临的新需求。 “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knet.cn)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2年以来,“可信网站”验证申请需求量井喷,以中网“可信网站”验证的咨询量和审核量为例,前者较去年同期暴增500%,后者较去年同期暴增300%。 北京光速连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湘浦表示,我们的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自1月份以来,客户向我们咨询有关中网“可信网站”验证的数量大增,这是促使我们积极参与申请“可信网站”验证服务中心资质的重要原因。 据悉,截至目前,包括京东商城、淘宝网、当当网、苏宁易购等数千家知名购物网站,天极网、比特网、站长之家、站长网等数十家知名门户资讯网站以及为数十万中小企业网站均已完成中网“可信网站”验证。 有关专家表示,伴随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对网络诚信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预计2012年将成为网络诚信建设和“可信网站”验证普及的“战略机遇期”。 + Z- `) p4 C# K+ q'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