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02|回复: 0

互动百科CEO潘海东被判诽谤 疑借官司摆脱内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13: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11月2日电 记者今日获悉,互动百科CEO潘海东被诉侵犯百度名誉权案日前在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此前潘海东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针对百度公司的文章与言论,法院经调查取证后认定其相关言论严重违背事实,已构成对百度名誉权的侵害。一审对互动百科和潘海东做出“向百度连续三十天发表致歉声明”判决,并责令向百度赔偿相应损失费12万元。

事实上,互动百科已经多次因诉讼官司而见诸报端。据了解,除互动百科CEO潘海东本人多次对百度进行语言攻击外,互动百科还接连发起多起诉讼,包括指责百度百科侵权、百度垄等,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有业界人士分析称,互动百科忙于通过诉讼官司、口舌之争“搏出位”的行为,其实是掩饰其业绩持续下滑而有意为之的炒作之举。不过,尽管潘海东被判诽谤罪名,但互动百科却成功获得了众多眼球。从惩罚力度来看,国内这种借大公司出位的恶意炒作手段常常判罚过轻。

潘海东一审被判诽谤:赔偿12万元并道歉

据了解,自去年12月20日起,互动百科CEO潘海东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攻击百度的言论,包括宣称“百度曾帮助三鹿集团屏蔽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负面消息并借此挣了300万”,此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被法庭认定判定为 “已构成用侮辱及诽谤方式侵害百度公司名誉权的侵权行为”。此次法庭的判决,一方面追查了潘海东作为公众人物恶意传谣应负的责任,一方面也洗清了百度在此问题上曾经遭受一些不明真相网友的误传和误解。

经过法院的详细调查,潘海东之前在网上大肆散布的其他一些言论,包括利用阳光行动打击竞争对手、封杀不予合作的商业客户等,俱被证实为没有事实依据。基于以上事实,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互动百科及潘海东立即删除侵权内容;在新浪、搜狐、腾讯等微博平台及互动百科首页显著位置、互动公司在其互动百科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连续三十天发表致歉声明;同时赔偿百度损失共计12万元。

北京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彦律师告诉记者,虽然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但是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也同样受到法律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侮辱和诽谤等方式损坏公民或法人的名誉。

孙彦律师认为,无论是否有商业利益的纠葛,公民或组织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都不能以造谣传谣、诽谤的方式侵犯他人权利,这是一个不该突破的底线。尤其是当前随着互联网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言论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负面言论对他人的伤害也更大。

互动百科被指盈利模式受困 资金压力空前

业内人士表示,互动百科起诉百度垄断旨在获得更大流量,从而摆脱长期亏损局面。

据报道显示,过去几年中,互动百科尝试过通过与出版商合作出版《奥运宝典》等几册图书,推广开源HD Wiki,并尝试和站长合作,但均未能获得稳定收入。2010年,迫于压力的互动百科开始强调媒体属性,希望回归到借助广告将流量变现的传统模式。2011年,互动百科又提出通过“小百科”产品盈利的计划,不过该产品目前并无进展。

据Alexa数据显示,2011年互动百科全球网站流量排名长期低迷不振,一度下滑至600位以后。消息称,自成立六年来,互动百科一直靠投资人的资金输血,并没有找到成功的盈利模式,因此也面临着投资人越来越大的压力。

早在2009年,互动百科获得DCM的第二轮3000万美元投资,进军海外华人市场,并提出未来两年内实现上市的计划。不过时至今日,互动百科的IPO计划并无任何进展。今年8月,潘海东被迫修正了此前乐观预计,并再次提出“两年内实现海外上市”的口号。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恶意舆论攻击还是靠打官司吸引眼球,都不是维持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只有实实在在提升自身网站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正道。


# I3 h$ ^) h2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扩展中心 ( 浙ICP备14042422号-1 )|网站地图QQ机器人

GMT+8, 2024-6-17 18:52 , Processed in 0.1585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