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在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的会场。在我心中,这是最完美的城市,最好的艺术家、最美的风景、最好的球队、最瑰丽的建筑和艺术、感人泪下的弗朗明戈……四天展览,我早上跑步,白天会谈,晚上Social Party,每天都在全球化语境中忙碌地吸纳各种信息,试图嗅出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新趋势。 一个月后的现在,3G门户&GO桌面公司9周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纯血移动互联网公司中的一员,9年的时间其实很长,长到有时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行业已经成熟,自己也已经成熟,实际上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格局仍在飞速地演进,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的时候就是要付出代价的时刻。这种挑战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直面。 桌上互联网带动IT产业经过了硬件-软件-网络的三个发展阶段,对移动互联网来说则是硬件/通信网络-应用/网络。据我的判断,移动互联网的第一阶段大局已定接近尾声,现在第二阶段正悄然开启,应用/网络将取代硬件成为主角。 9周年现场,我对同事们说:季节改变,非洲草原的动物大迁徙,出发渡河,可能会被淹死,被猛兽吃掉,但总算有活的可能,留在原地,一定会饿死。9年,我们早早出发,做对过,做错过,得过教训,也学到知识,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我们仍然活着,而且及时抓住时间窗口,获得了可以进一步进攻的宝贵位置。几年前,移动互联网大潮涌来时,我们勇敢直面,沉着出击。今天,我们可以一边奔跑,一边对自己说声——我们跑在正确的方向上。 开放与残忍:双雄确立的移动互联网格局 “全球化”其实不必我、更不必现在来特别指明。让我在这次MWC(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感触深刻的是,整个信息产业的竞争对比,今天已经不再是在单一国家、单一地区内发生。相比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个明显不同在于,Apple的App Store和Google的Google Play为遍布全世界的开发者建立了高效有序的全球分发渠道。在此之上,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和我们这样的互联网软件/服务提供者,对竞争对手的关注,都已经是全球范围。 中国和少数几个国家,以政策、法律为壁垒,建立起了相对独立的市场,但以未来计,以全球市场看,相对独立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将被逐渐消除。如同下围棋,执著一隅,已经难以赢得真正的胜利。 6年前发生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Mac World面对台下惊呆的观众高调宣布秘密研发五年之久的iPhone。但Nokia、摩托罗拉、黑莓这些传统手机制造商,和微软这样的系统供应商都没有意识到iPhone正在从原来通信世界看似牢固的身躯上撕开一道长长的裂缝,他们一边嘲笑iPhone,一边错过了跟上历史的机会。只有Google敏锐地察觉了世界即将产生深刻变革,在同年11月5日,迅速发布收购而来的Android。 但此刻回头再看,2007年无疑是整个互联网世界发展的新起点。Google和Apple分别用Android/Andriod Phone/Android Pad和iOS/iPhone/iPad为武器,围绕移动终端展开了一场世界大战。战争长达5年之久,今天已经接近尾声。 在移动互联网的这场世界大战中,Apple一度以超过6000亿美元的市值占据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宝座,Google则凭借开放的Android抢夺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75%的份额。双雄的竞争也顺便重塑了曾经的产业格局,错过了机会的Nokia、摩托罗拉、黑莓等传统手机巨头皆已衰落,三星、LG等品牌则与Android崛起。两个对决的公司全部成为胜利者,失败的则是传统硬件厂商,曾经的主宰者变成了跟随者。 一同被血洗的,还有传统互联网中没能意识到变革开始的软件和网络公司,比如微软。5年前,对于桌面互联网而言,移动设备还只是一个补充;但今天再看,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时间正在快速侵吞使用桌面电脑的时间——全球PC出货量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结束了连续数年的增长,开始下滑。毫无疑问,移动设备显然是桌面PC无情的替代者。稍早前Google宣布由Chrome主管接替Andy Rubin成为新的Android掌门人,这意味着Chrome和Android的关系将更加紧密,而Google想借助Chrome OS进一步侵吞桌面互联网的意图也更加明显。 这场席卷旧世界的大战,发生是必然的。旧的生产格局及生产关系不能满足网络的发展时,便会有新的力量崛起,重组产业格局、生态和游戏规则。你无法洞察未来,你不作为,你尸居餐位,你会被替代。 虽然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迭代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业,每时每刻都是十字路口。但对于当前的全球市场,操作系统层级的势力版图基本已经确立。可以预见,正如桌面互联网时代Apple与微软所拥有的疆域一样,Google的Android在移动互联网版图中已经取代了微软Windows的位置。Google和Apple将统治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底层,在未来时间里,双方的势力范围会趋于稳定。Google老大,Apple老二,没人会认识老三。 在巴塞罗那的时候,Firefox发布了Firefox OS,合作伙伴中兴的展台上,三台其貌不扬的样机风头甚至盖过许多手机新品,被媒体排队拍照。继续开发新的操作系统,背后确有产业推动力,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制造商,都不希望看到Android一家独大。我相信,未来几年,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仍会有前赴后继的新冒险者,带着各种思路进来。 但操作系统维度的竞争,根本是生态系统的竞争。iOS建立了封相对闭的生态系统,Android建立了相对开放的生态系统,各自完备良好,版图的瓜分接近尾声,留给后发者的机会和空间,其实已经微乎其微了。变数再难发生。 所谓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市场,就是Google和Apple这两家公司确立的市场。其他人都只是在这个格局之下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3年前,我们曾在塞班系统中受重创;3年前,我们戒急用忍锁定Android,才有今天全球范围亿万用户规模的小成绩。这个成绩很小,却让我们在新的格局中,确立了很多好的位置。 贪婪与梦想:产业链格局将被持续破坏重整 一个月前,在LG的展台上,我见到了此次巴塞罗那之行最让我喜欢的应用,就是TALK。这个应用,可以在通话状态下,让通话者实时共同查看地图、分享图片,还可以在图上描画。这种充满吸引力的语音对话服务,无疑是对运营商主营业务的冲击,而且如果这一产品,作为独立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显然有许多可供想象的空间,但LG却要全资收购它,让它只能在LG的产品之间使用。 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应用服务商,产业链上的三个角色,越来越坦然地越过了彼此的边界。合约机就是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为进入对方市场而进行的一种利益交换。腾讯与香港运营商PCCW Mobile推出微信不限流量套餐,国内的一些在线音乐服务也与运营商有类似合作,则是运营商和应用服务商为更多的市场利益向对方的领域伸出了触手。像DoCoMo这样在日本产业中控制力最强的公司,无论是手机定制、应用软件分发,甚至定制更多的应用服务,几乎是全产业链式进军。 不过全球市场来看,巨头公司进入全产业链的野心无疑更汹涌,更可怕。移动互联网的底层公司都在布局一盘“软硬兼施”的大棋。 表面看来,Google是一家科技公司,然而揭开它时尚前卫的科技外壳,我们就会看到,Google的广告业务贡献了其收入的90%,它收集全世界使用者的信息数据,再向他们发布广告,这样看Google其实是一家广告公司。 从网络广告发展的纵向数字来看,美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从1995年的不足6000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6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8%,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广告载体,其中约40%都是搜索广告。但从增长曲线来看,网络广告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增长速度正在放缓。这意味着过去支撑Google收入高速增长的搜索广告,增速也在放缓。未来几年,仍有许多空间可供拓展,但Google要想维持过去的高增长,就必然突破广告营收,向产业链的其它环节甚至其它行业侵略。 我们已经看到Apple和Google用iPhone和Android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向切入移动设备领域,并成功重塑了产业格局,Apple已经从中攫取了高额利润,随着Android换帅之后的商业化进程加速,加上收购来的Moto改造接近尾声,相信Google还有可能通过Moto+Android的方式改造Android阵营——刚刚狙击iPhone成功的三星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手机这一领域的饱和也只是时间问题,新的互联网接入窗口还在被不断打开, iWatch和Google Glass正铺面而来。手机占有人类的时间仍然在上升,但也在被新设备觊觎。大象一旦流下第一滴血,群狼就会蜂拥而上。 所有的公司都在试图长大,长大的公司试图长得更大。为了长大,它可以独占一个行业的全部市场和利润,当一个市场不能满足他进一步长大时,它会毫不犹豫地杀入新的市场。Google、Apple、Amazon一直在这样做,也仍将继续做。 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会,相信会再次出现让运营商们和手机厂商们心烦意乱的动向。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我们这些从业者只能中流击水、迎面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