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天猫”更名时间不长,你是否已经能感受到更名带来的变化? 张勇:能感受到。从内部到外部,大家更清晰认识到它是一个独立的网站。品牌的建立对于建立用户独立认知非常重要。但我认为,作为一个品牌,关键不是说你光嚷嚷说我是谁,重要的是你对用户意味着什么,当用户来了以后,能否让他真正感受到体验的不同。 《21世纪》:这一项挑战本质也是制定标准或者规则的挑战。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张勇:市场的合作伙伴众多,但各自为政,良莠不齐。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规则,否则需求方选择合作伙伴、服务商的成本太高,这是我们看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最近会改变的问题。我们将根据这些人原来运作店铺的能力或服务效率,进行分层、管理。我们只有倍数强弱的差别,但不会主导客户只能用谁的产品。 《21世纪》:你怎么理解去年十月份淘宝商城新政后,小卖家的集体反抗事件?此前,你们所运用的手段可能认为最有效,事实证明并不是完全有效。这个手段之外,你们会有哪些辅助的措施? 张勇:随着专业B2C的发展,它的定义会更加清楚。首先,希望到商城来的企业,是一家真正的企业,而不是只有一张营业执照的人。第二点,对它的经营规模有基本的定义。 这也是那个规则调整的原形。我收年费,然后你做到这个规模,我把年费返给你。我要你有一个保证金,这个保证金不是我的,是用来做赔付用的,就是你给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感。今天回过头来看,新政的调整是有必要的。但这个过程中,既然已经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我们也要反思是不是能够做得更好一点。不过,这不代表说,我们不要去规范这个市场。打击假货,对商家分类管理是一个决心,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会被市场抛弃。 冬天与春天 2012年是资本推动型电子商务的冬天,但将是价值推动型电子商务的春天 《21世纪》:未来三五年,中国C2C细分市场会极度萎缩吗? 张勇:我认为不会。真正的C2C市场应该是极其个人化市场,这个市场目前还处于朦胧阶段。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增多,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属于个人本地化的二手闲置物品交换将会越来越频繁。 《21世纪》:这个市场似乎已经被58同城或者赶集网之类公司占据了? 张勇:这个市场足够大。此外,中国零售渠道的结构也决定所谓非专业的B2C,就是“小B2C”的模式仍然长期存在。专业B2C会发展,不代表非专业B2C就没了。全球购、个人代购等商业现象不可能消失。 《21世纪》:未来三年,专业的B2C和非专业的B2C将可能分别占什么样的比例? 张勇:三年之内应该达到五五开。 《21世纪》:“小B2C”跟此前流行的“垂直B2C”应该是不一样的概念吧? 张勇:不一样。过去两三年,我们看到B2C公司其实就是一个贸易公司,先批发买东西,再卖掉。2012年是资本推动型电子商务的冬天,但是,将是价值推动型电子商务的春天。所谓的价值推动型,就是产品和服务来推动。 《21世纪》:业内还认为2012年将是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爆发年。但过去三年,大部分传统企业的试水总体不太成功,新一波浪潮来临将有哪些不同? 张勇:我不觉得过去三年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是不成功的。我认为非常成功,没有前期铺垫,他们在今年或者去年就不会有这么快速的成长。目前,电子商务被很多传统企业摆在至关重要位置。如今,对他们来说,是如何做得更好、抓住新机会的问题。 《21世纪》:今年电子商务行业还将出现哪些变化? 张勇:首先还会继续有公司倒闭。垂直类电子商务就是贸易公司类,它本身上下两头都不靠的,完全就是靠买货卖货,烧钱做规模。花两百块钱购买用户之类基本上没什么活路,而且今年也没有人花得起两百块钱买一个用户。我觉得,不在乎资金的多少,而是这个模式如果不变化,很难有后劲。即使再追加几亿元,也有烧完的时候。 反过来,基于电子商务的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大家对电子商务使用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B2C的雏形在转变,整个供应链在重新再造。机械化生产的供应链是“以产定销”,你怎么样变成“以销定产”,这不只是一个营销概念,它必须对后面的供应链进行整个再造,是非常有意思的。 6 J1 _$ p9 I* C4 c&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