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等待 发表于 2013-4-18 12:25:57

解析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农业是我国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走向现代化是我国最需要强调和重视的,但在这过程中,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自1994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以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入发展阶段。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着成效。如建立了部分农业综合数据库,并研制开发了各类应用系统,其中以粮棉油为主的信息技术成果约占三分之一。农业部还利用网络协议、信息通讯、数据库及查询等技术,建成了专业面涵盖较宽、信息存储及处理和发布能力较强、信息资源丰富及更新量较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联网用户已超过3000家。我国大陆涉农网站已有6千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如果加上台湾和香港的农业网站,中国农业网站数量可排在世界前十名以内。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信息化还处于人才缺乏、体系不健全的状况。虽然一般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都有网站,但网站提供信息的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发布的内容以生产信息、实用科技信息居多,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加工的动态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
2.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不发达,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网络成本较高导致农民很少上网,是限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高于农村,城镇网民的上网时间长于农村网民。2006年,在全国13700万网民中,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仅0.4%,绝大部分是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
(2)受自然条件影响, 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而且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不耐久存, 品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标准化程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
(3)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长, 交易成本高, 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 交易链及其通路较为复杂且透明度不高, 交易信息的对称性较差;单个农户、小规模农业组织搜集、捕捉、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这些缺陷也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
(4)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惯性极大,对新知识、新技术存在着“不知用途,不知用法、不知谁用”的现象,“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导致农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严重阻碍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5)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操作技术人员缺乏, 科研人员大多都集中在学府。在美国, 把农业的推广下到每个大学的农业学院, 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教学,三分之一时间从事科研、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推广工作。而在中国大多数教授只是局限于教学和科研。
(6)农业网站存在着以农业商务内容为主的纯农业网站较少、利用率较低的现象,较多农业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多数网站的设计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农业网站的地区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网站并不多。这些都导致网站不能因地制宜地为更多地区的农民提供全面的、周到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服务。
(7)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我国地区的差异性,还需要积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大量的相关数据。但是,国内数据积累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得建立大型实用数据库进行储存、分析和利用变得十分困难。尽管有些单位建立数据库,但多数的网站都设有内、外两个部分网络,使数据库中有价值的信息大多不能共享。
(8)缺乏宏观指导性的农业信息,未能形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使电子商务给农业的产、供、销带来的益处不多。各类农业网站直观反映的农业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看看国家和人们具体的做法,落实于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该文来源于: http://b2c.trueland.ne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析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